河南省人民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健康管理>科普知识
健康管理


科普知识

专家说 | 卒中后失语症的评估和康复

发布日期:2015-05-11 浏览次数:72

     2015年5月9~10日,第七届北京安贞脑血管论坛在北京安贞医院成功举办。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宋鲁平教授做了题为“卒中后失语症的评估和康复”的精彩报告,对卒中后失语的定义、评估及康复进行了详细介绍。

卒中后失语的概述

 

  失语症的定义:各种脑损伤引起的原已习得的言语功能丧失或损害所出现的各种症状:对语言符号的理解、组织、表达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功能障碍

  失语症的原因:脑血管病变、脑外伤、痴呆等变性疾病、脑肿瘤、脑炎、缺血缺氧性脑病

  卒中后失语症的定义:脑血管病变(出血和梗塞)造成的失语症

 

卒中后失语的评估

 

  评价目的

  1)确定言语障碍的诊断和类型;2)评估残存交流能力和影响因素;3)预测康复的进程及疗效;4)确定康复目标、方案和步骤。

卒中后失语评估三部曲

  1)是否有失语?;2)哪种类型失语?;3)严重程度如何?

 

失语症的评定量表

 

  国外标准化试验

  日本标准失语症检查(SLTA);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BDAE);西方失语症测验(WAB);日常生活交往能力检查(CADL);功能性交往检查(FCP)。

  国内标准化试验

  汉语标准语失语症检查法(CRRCAE);汉语失语成套测验(ABC);改良波士顿法(BDAE);西方失语症测验汉化版(WAE)。

 

卒中后失语严重程度分级

 

  0级:理解和表达差,无实用性交流;1级:只能说出和理解极少词汇;2级:可表达短句但有语法错误,可理解常用内容;3级:可理解与表达日常生活用语,无明显困难;4级:能表达但不流畅,复杂谈话理解困难;5级:极轻很少被人察觉,但自己常感困难。

 

卒中后失语的康复

 

  失语症言语训练的康复原则

  针对性:建立在评价基础上,因人施治

  找到切入点:因势利导,复述、背诗

  区别轻重缓急:对有多种语言障碍要分别治疗(一些患者在有失语症的同时可能伴有构音障碍,首先要注意构音器官和发音清晰度的治疗)

  方法灵活多样:注意调整患者的心理反应

  综合训练:注重口语,对一些重度患者要重视读写的训练

  循序渐进:由易渐难

  语言环境调整:陪人和家庭指导

  康复治疗也具有其局限性,包括对于非流畅性失语改善有限,对理解能力改善不完全,中断康复治疗后获益消失,老年患者不愿意接受强化训练等,而且卒中后失语预后个体差异很大,因此,根据疾病特点,如病灶位置及范围,患者因素(性别年龄等),环境因素(家庭支持、职业等),尚需结合药物治疗。
 

 

来自: 医脉通  医学界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可用手机阅读此文章